Thursday, 13 September 2012

乌嘴福建虾面的历史


孔子在《礼记》里有云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说明凡是人的生命,不离两件大事:饮食、男女。一个生活的问题,一个性的问题很久以前,在中国的农耕时代的农业社会,生产力水平极低,天灾人祸频繁,不得不使老百姓对温饱问题多加关注。因此,“王者以民为天,而民以食为天”无形中成了中国食文化最早的理论基础。

现今亚罗士打的社会,有关问题基本得以解决。于是在饱腹之外,亚罗士打人开始探寻另外一种“吃”的境界。人们不但对色、香、味都持有一定的要求,还对友善的服务态度更分为讲究。经营面档方面,更必须络绎不绝地驶出创意,不仅要做到精益求精,打造出招牌面,还要把握先机,独领风骚。

乌嘴福建虾面历史悠久,现今居住在亚罗士打的人,或许也不是很了解其历史。何国英先生乃茶餐室创办人,花名为乌嘴。回顾六十多年前,经营面档生意的,寥寥可数。乌嘴茶餐室在那时更为首屈一指。当时的一间小茶餐室,可媲美当今的整条街。所卖的美食可谓应有尽有,譬如经济粉、卤肉、鱼头米粉、耗仔煎、沙爹、薄饼、朝鸳鸯以及各式各样的面类等等。当时该店两人份的火锅仅售RM4,福建面加排骨仅售RM0.50。乌嘴在槟城拜师学艺,也号召了几名槟城主厨,聘请了数十位员工,在亚罗士打开始打造美食王国。

随着创办人的仙逝,由次子继承家业,媳妇子孙合力打理茶餐室,并命名为‘文理茶餐室’。福建面及咖喱面风靡多时,在报章上各有推介,不少顾客也因而慕名而来。老店曾吸引了无数知名人士的光临,甚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老明星黎明,姚亿和黄一飞。去年光顾新店的有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,还有黎明再度大驾光临。现今本店坐落于Sungai Korok,观音面对面, 为大马彩附近的Lucky8 Café

本店福建面以红虾头、猪大骨和辣椒油熬制而成的香浓微辣汤汁挑动食客的味蕾。福建面的材料为黄面、米粉、蕹菜、猪肉片、虾肉、油葱等优质原料以做招徕,丝丝入味,口感十足。为了迎合食客的需求,还可加上排骨、大虾和叉烧肉等。加料后福建面的价钱也因而递增,每增添一样RM2。顾客也可以额外点叫各料,一盘叉烧肉为RM4(一至两人分量),RM5(三人份),RM6-8 (多人份)。

乌嘴福建虾面在精选材料及调料的配置各方面抱以精益求精,一丝不苟的态度。历经过半百年的家族传承,衍变形成了独特的配方,渗透各阶层消费者的味蕾和芳心,备受广大顾客的厚爱。本店叉烧具有独门秘方以及极考烧烤功夫。一盘福建干面/粿条加上叉烧肉后,简直相得益彰,回味悠长。

轻松品尝色香味俱全的传统美食吧!润而不腻的汤底、熟而不烂的面、咸甜适中的口感,颇有特色的叉烧肉,合理的价格,分量十足的推介,绝对刺激您的食欲,让你越吃越不想停口,回味无穷。在哪享用早餐,您还需么?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